一个细节就让这个悬案迎难而解了… | 万邦随笔

  • Home
  • /
  • 万邦随笔

一个细节就让这个悬案迎难而解了… | 万邦随笔

赵某是浙江湖州人,在家排行第三,故人称赵三。赵三与同村人周某相约去南都经商。但妻子孙氏不同意,夫妻俩为此闹了好几天。而赵三最终不顾妻子的劝阻,坚持与周某外出,并且雇好了张潮的船只,定好了出发的日子。


出发那天,赵三天刚亮就来到了张潮的船上,此时周某还没到。赵三就和衣睡在船上等。因带了不少银两,钱袋子里疙疙瘩瘩的。张潮看见后,打起了谋财害命的歪主意。他与船夫悄悄将船划到僻静处,将梦中的赵三抬出船外,沉入水底。此后,张潮将赵三的银两全部藏匿起来,将船划回原处,假装睡觉。


640.webp (15).jpg


不久,周某赶到,问赵三来了没有,张潮说赵三没来,周某以为自己来早了,就在船上等,过了许久还不见赵三赶来,就打发张潮去赵三家催促。


张潮虚张声势的去赵三家叫人。一到门口即大声呼叫“三娘子,赵三怎么还不出门?”孙氏开门后,张潮问道:“约好了早上乘船出发,赵三怎么还没有去?”孙氏一听,大惊失色,说赵三天没亮就出门了。


张潮往返一趟,应付完毕,一本正经的将孙氏的话向周某复述了一遍。周某听后也惊慌不已,跑到赵三家与孙氏及其家人分头寻找,找了三天三夜也不见赵三的影子。人命关天,周某害怕拖累自己,赶紧报告官府。


县官接到报案,经调查得知孙氏与赵三闹过别扭,怀疑是孙氏因故害了丈夫。但孙氏矢口否认,又无其他证据,案子就这么拖了下来。


6408.jpg


次年,浙江负责掌管决断刑事案件的杨评事去各地巡査,在听取了湖州方面的汇报后决定亲自阅案,晚上,他在烛下仔细审阅该案卷宗,当看到张潮到赵三家找人,呼叫三娘子开门的笔录时,立即作出判断:


张潮有重大嫌疑,因为其是去叫赵三的,一开口却喊“三娘子”,表明他一定知道赵三不在家,这种下意识的表现很能说明问题。


杨评事先找来船夫进行审讯,他对谋财害命的事实供认不讳,并交代了涨潮藏匿赵三银两的地点。人证物证俱在,杨评事传讯张潮,张潮只能乖乖认罪。


杨评事仅仅从一句“三娘子开门”就锁定作案凶手,传为千古佳话。 古代社会男尊女卑,一般人叫门不会叫妇女的名字。如果张潮事先不知道赵三不在家,按照惯例就应该呼唤赵三开门,而张潮开口就叫“三娘子”,说明他已知道赵三不在家。


杨评事的高明之处,正在于他具有细节意识,办案不放过丝蛛马迹,能从看似无关重要的片言只语中经逻辑推理,发现案件事实,抓获作案凶手。法律可以不计细末,办案必须重视细节。一点业务体会,与同行们交流。